公司动态分类
www.yabo.com(中国)官方网站古泉历史添佳话 海绵城市赋新能——天水市马跑泉公园打造多功能雨洪调蓄海绵公园

  yabo网页版马跑泉公园位于天水市麦积区,相传唐代尉迟敬德西征路过此地,天热干旱,军中苦无水,人渴马乏,将军战马前蹄刨地,一股泉水喷涌而出,故有“马刨泉”之名,现名“马跑泉”。马跑泉公园东临颍川河,南承羲皇大道,西至泉湖路,北接中心大道,始建于1984年,历经四十载,在一代又一代建设者和管理者的手中不断焕发着新的生机。

  然而,随着城市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各种“城市病”也接踵而至,且日益加剧。天水市水资源匮乏,地下水开采率高,曾经润泽一方的马跑泉日渐干涸,只能依靠地下水维持景观。此外,马跑泉公园地势低洼,低于周边小区道路约3~5米,内涝风险较高,是甘肃省级内涝风险防范点。为此,天水市抓住海绵城市建设契机,对马跑泉公园实施海绵化改造项目(以下简称“项目”),以公共设施用地为核心,开展海绵城市建设,辐射周边,四两拨千斤,构建出完善的片区海绵体系,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2A级旅游景区”——生态特色浓郁、品牌特色鲜明、文化内涵深远的综合休闲娱乐场所。

  马跑泉公园总占地面积约19.7公顷,其中水体面积约3.6公顷。项目依托龙城8000年历史文化底蕴,以“尊重现状、最小干预、完善功能、丰富场地、突出特色”为原则,从“功能性、适宜性、安全性”出发,在不改变公园整体风貌和景观格局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在园内设置下沉式绿地、雨水滞留沟、生态驳岸、透水园路、生态停车位等海绵设施。

  项目在改善公园自身雨水径流水质的同时,还充分衔接周边同期建设项目,借助公园低洼的地势,将周边地块雨水引入公园海绵设施内进行净化,后导入公园湖体,同时将湖体常水位降低0.3米运行,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污染的同时实现了片区雨水调蓄、削峰错峰,并有效降低了片区内涝风险。

  此外,项目通过设置在园内的非常规水资源利用系统、湖体循环系统、水质净化保持系统、超标湖水排放系统等,形成了蓝绿交织、灰绿交融、有序收集、安全排放的海绵新格局。

  公园周边以商业及居住用地为主,大部分新建地块配套了道路及管网。天水市通过规划管控的方式,将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年径流污染削减率、雨水资源回用率作为强制性指标融入工程规划管控程序,实现了项目前期即落实海绵理念、项目交付即满足海绵指标的效果。

  对于项目所在片区内的老旧小区,为了全方位系统性提升市民居住品质,结合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对周边地块实施海绵化改造。在小区内按照“雨水走地上、污水走地下”的原则进行雨污分流;因地制宜设置了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地、雨落管断接、雨水花园等多项低影响开发(LID)设施;结合竖向条件,精心设计、有序组织了雨水排放,落实了渗、滞、蓄、净、用、排等海绵理念。建成后的海绵型小区,完善了基础设施、提升了绿化品质、改善了人居环境、实现了雨水调蓄利用,让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

  通过完善片区内市政雨水管网,收集公园周边103公顷范围内经过LID设施净化过的雨水,导排至公园西北角前端预处理设施进一步净化后,可有效补充湖体水量,以替代地下水补水,节约新鲜水资源。可谓是“昔日水自‘马刨泉’,今日水从‘天上来’”,赋予了日渐干涸的马跑泉新的生命。

  天水市地处副热带北缘和青藏高原东部边坡地带,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明显。按照气候区划,天水市属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区,不同年份降雨量变化明显。最大年降水达到818.6毫米(2013年),最小年降水仅为242.7毫米(1996年)。1~7月降水量逐月增多,变化幅度从不足10毫米到100毫米;7~9月是降水峰期;10月降水量陡降至50毫米左右;12月降水量则不足5毫米。多年年平均降水量501.9毫米,多年年平均蒸发量为1338.5毫米。

  根据天水市降雨年际变化较大、降雨时间分布不均、蒸发量大于降雨量等气候特点,项目结合同期实施的天水市城区再生水回用工程,将天水市污水处理厂秦州分厂生产的再生水引入湖体,作为湖体第二补水水源。另外,新建回用水管道系统从湖体取水,用于公园自身及周边约4.6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浇洒绿地、冲洗路面等市政杂用,提高了雨水和再生水利用率。通过上述雨水、再生水收集及回用系统建设,马跑泉公园片区每年可实现雨水资源回用约4.4万立方米,再生水回用约70万立方米,从而形成公园湖体雨季雨水补水、旱季再生水补水的非常规水资源耦合利用体系。

  马跑泉公园水上游玩项目丰富,因此对水质要求较高。为保障湖体水质,公园设置了磁混凝水处理站,通过湖水循环系统,定期将湖水循环处理。处理过的湖水经过多级生物前置塘,逐级汇入主湖体,最终让雨水留下来、使水体动起来、把湖水用起来。

  马跑泉公园除消纳自身雨水径流外,还可为周边提供1.21万立方米的天然退水空间,结合源头减排和过程控制项目,用19.7公顷的“小空间”带动103公顷的“大片区”,以小博大,实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片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可达94.43%。

  项目充分整合联通片区零散的生态空间,改地形“劣势”为“优势”,将水安全、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水文化和天水市厚重的历史文化有机融合,为天水市乃至西北地区的海绵城市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项目践行“动草不动木、动砖不动石、动水不动山、动景不动物”的设计理念,结合公园现状与维修需求,对部分老旧破损的园路进行了透水铺装,对部分绿化进行了补栽复绿,藏海绵设施于园林景观之中,发挥海绵功能于无形。值得一提的是,项目在施工期间并未采取整体封闭公园的手段,而是采用了局部围挡改造方式进行,以“微创手术”完成了“巨大蝶变”,一座景色优美、功能完善的公园呈现在人们面前。海绵城市建设为这座有着美丽传说、历史悠久的公园赋予了新的时代烙印,实现了景观与功能的融合,体现了历史与现代的交汇。

  在部村镇建设司悉心指导下,2022年,红安县8个村庄入列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入选数量位居全省县市区首位。2023年4月,红安县又成功入选全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争取到中央财政专项资金5000万元。

  近年来,泰州市积极推行“1+1+N”的垃圾分类管理模式,即1个垃圾桶清洗中心+1个零碳回收小屋+N个垃圾分类智能收集亭,各设备通过连接垃圾分类云算中心,实现各类数据一目了然。

  新质生产力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生产力现代化的具体体现,它强调以科技创新为主导,追求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发展特征,符合未来发展方向,其发展结果契合美丽城市建设目标导向。

  2023年6月5日至9日,第二届联合国人居大会在肯尼亚内罗毕联合国人居署总部召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率中国政府代表团出席会议,分别在全体会议和高级别对话上发言,并借大会契机开展了一系列多边和双边活动。

  近日,广东省深圳市印发《关于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提出采取拆除新建、整治提升、拆整结合三类方式推进城中村改造项目落地实施,为有序推动深圳城中村改造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指引。

  《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发布 包括建筑节能降碳等10方面行动27项任务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赋能“中国建造”焕新升级——中国建造(2024)管理创新大会掠影

  适应供求关系变化新形势 共谋住房租赁可持续发展 2024中国住房租赁发展论坛成功举办

Copyright © 2012-2025 www.yabo.com(中国)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3026152号-5